顶点小说

第 100 章 陛下陛下我回来了回来了(第1页)

各地诸郡的郡守郡尉们,十月初四就在咸阳官舍中,原地接到调令。

大多数被平调他郡,仍为郡守或郡尉。

少数人被降为了异地县官。

除了愤起‘抗争’又妥协后受罚的那三人,余者特点明显——始皇帝出巡时,审察表现不佳,有尸位素餐之嫌。

当然,也有五名仍旧官复原职原地的。

那是因为他们本就是异地为官,又还在始皇帝亲自任命之列——换言之,是得用的亲信。

调令既下,还给出两月时间,可去接了妻儿至亲一道赴任。

自然也可只带上得用的亲信人手,或者只身前往任上。

地方郡守郡尉们的调令已下,立即便轮到给新科廷士们授官了。

首届廷士,区别于后来专为应试科举而读书的书呆子,他们是在乱世中淘洗过的。

即便是六国贵族士人,那也是历经世事的,绝非温室里的花朵。

尽管首届科举各科试卷都较简单,仅仅是以能胜任为官的实用技能为标准。

可是能在一年期间里,边备考边迎考的情况下,考中廷士,那也绝非一般人。

简而言之,首届的各科廷士们,就是战国时代的遗珠、金子,一朝淘选出来,无需磨砺,本身就已散发着光芒了。

直接就可以任用为官,派上用场。

右丞相王绾和新任左丞相李斯,带头商议拟定了一百零八名新科廷士们所授官职,提交嬴政审核。

嬴政在勾画调换了几人之后,最终批复用印,正式完成授官——

四科一甲者,多授官为郡官的佐官,有那偏远之地的,更有直接授官郡守者。

二甲三甲者,则多授以县官之职。

其中,明法和进士科多为县令,明算多为县丞,明字科则多为县丞和县尉。

虽然四科确实并重,但在授官方面,明字科也确实稍显劣势。

考生在报考明字科时,也是早有预料的,也没人不满。

自然,这一百零八名新科廷士,在授官时也遵守了异地为官的避讳准则。

廷士们授官完毕,始皇帝又一旨诏令下发郡县:

[凡郡试榜上有名者,可为郡吏、县官。

亦可来届应考会试,三次不中者乃止。

凡县试榜上有名者,可为县啬夫及县吏,亦可来届应考郡试,三次不中者乃止。

]

“也就是说,郡试过了的考生,就可以谋职为郡中吏员,或者异地县官了!”

若说调任、授官,只是郡守郡尉、新科廷士们的热闹,那这一道旨令,便是点燃了整个郡县落败考生群体!

“若为吏员,不必遵守‘异地为官’避讳,那便可以谋划就职本郡吏员。

但是,为吏毕竟不比为官有声望,且升迁余地不大。

而为官员,也要前往他县,异地为官,必然更艰苦些。

但却有声望,若有才干野心,一路升迁,也未必赶不上那些二甲三甲的廷士。”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绞明

绞明

万历中兴,明朝最后的辉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过上好日子,穿越者毅然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土地革命...

女尊世界的白莲花

女尊世界的白莲花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汉鼎余烟

汉鼎余烟

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蛇纷起,竞问鼎之轻重。尸山血海之中,一名年轻的武人持刀起身,茫然四望,但见凛凛英雄犹在而汉鼎余烟未尽,孰能续之?...

夫人每天都被套路

夫人每天都被套路

作为一只重生奶萌娃,姜小宝这辈子最重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把亲娘送到亲爹身边,然后心安理得地为他爹分忧,顺理成章地给他爹尽孝。亲娘白眼你那是孝顺吗你分明是馋他的银子小宝表示银不银子的无所谓,主要想认...

四合院:我的老婆是文丽

四合院:我的老婆是文丽

四九城大杂院,孩子老婆热炕头。大锅菜小锅台,煎炒烹炸煮炖焖。何雨穿越成为了何雨柱,从一个工厂食堂的厨子,成为四九城的厨神。与老婆文丽,风风雨雨走过五十年的四季变换。...

好运的九零年代

好运的九零年代

梁好运人不如其名,三岁没爹,四岁没娘,克死爷爷奶奶,十里八村的人都说她是天降的扫把星,谁沾上谁倒霉,不要彩礼也不能娶。张跃民长得好,八字不好,打小被父母抛弃,张爷爷精心养大,却连着几次错过高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