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七十八章 阅卷(第1页)

弘治三年庚戌科会试,一共有十四房,同考官十四人,其中翰林官八人,科部(六科、六部)各三人,其中《易经》三房,《尚书》三房,《诗经》四房,《春秋》二房,《礼记》二房。

每个同考官下面有数名阅卷官,多为教职人员,举子的文章先由阅卷官筛选,然后交由同考官审阅,同乡试一样去取在同考,而高下参订在主考,此次时任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讲学士的李东阳就担任了同考官,他幼时治《尚书》便颇有心得,明景帝在他七八岁时便两度召他入宫讲读《尚书》大意。

李杰的试卷正好被分到李东阳的经房,自会试第一场结束后,李东阳连同下属阅卷官便开始了紧张的阅卷工作,每房约莫三百份考生答卷需要阅读,会试举子的三场考试文字加起来大概在5000字左右,三百人便是150万字。

从第一场结束阅卷到填榜,阅卷时间不过半月,同考官每日的阅读量在6-8万字左右,能到同考官手上的试卷都是筛选后的试卷,所以需要一丝不苟逐字逐句的去读卷,此时的李东阳眼里已经遍布血丝,好在剩下的答卷不多了。

强打起精神拿起了下一份答卷,这一份正式李杰的考卷,只见阅卷官的批语写到。

“局势通博,一字一句,穷极工巧。”

李东阳看到阅卷官如此评语不由的精神一振,细心的品读起首场七篇,越看越激动,不由得击节称赞,朗声大笑,同房的阅卷官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只有张臻笑而不语,他知道必是他推举的那份试卷被同考官看到了。

李东阳解释道:“难得看到如此锦绣文章,一时有点失态,三房的经魁非此卷莫属了。”

众阅卷官也来了兴致,纷纷讨要一观,读完之后尽皆称赞。

“题本如此,文却如彼,离而不出乎宗,所谓意与题相生,不与题相迫,今日见此文方知离字之妙!”

“于题之轻重详略,字字体贴入细,融贯经史,而以文之疾徐伸缩应之,极变化,极自然!”

();()  李东阳对于众人的称赞也极为满意,都说到他心里去了,言罢在试卷上写到。

“高荐”

“三房经魁”

“笔授天花,胸罗万卷,一气写去,穷工极妍。”

李东阳继续看向李杰后面两场的答卷,第二场的答卷水平足够高但是不像首场七题那般惊艳,看到盐政、治黄和互市的策问题时,李东阳神色震惊,没想到会试之中的举子居然有如此见解。

“国士无双!”

李东阳越发好奇能写出如此文章的举子到底是谁,在政务上眼光如此毒辣,写出的解决方案条理清晰,切实可行,无一不是关键,好在距离填榜也没有几日了,到时候就知晓答案了。

等到二十份荐卷全部选好后,又选好十份备卷,三房的所有考生答卷批阅就全部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议定排名后搜检落卷了,当三十份考卷被送走后,考房里所有人均松了一口气,接连的高强度阅卷,所有人都快精疲力尽了。

副主考汪谐,浙江仁和县人,天顺四年的进士,其父汪澄官拜监察御史,正统年间巡抚福建,因为邓茂七叛乱引发的严重后果被赐死,弟弟汪箎,成化八年进士。

一门三进士,名声显赫。

如今时任詹士府少詹事(正四品),充任任经筵讲官,也是才高学博的大宗师,在看到李杰的试卷时,对于考官的评语微微吃惊,读完之后沉吟半晌,提笔写道。

“沧海横流,古气郁勃,真凌古铄今之文也!”

汪谐写罢继续看第二场、第三场的文章,看完策问题之后他暗下决心,一定向主考徐尚书力荐此卷为会元,会试的排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殿试的话基本上也是这个排名。

汪谐颇为爱才,这位考生实有状元之才,实在不忍沧海遗珠,看完桌子上剩下的答卷,汪谐将李杰的试卷亲自送往主考官那里,他要当面举荐。

徐溥看到汪谐面露喜色匆匆而来,不由说道:“伯谐,有何喜事能让你亲自前来?”

();()  汪谐见完礼将李杰答卷呈上,说道:“徐阁老,请看此卷关于盐政、治黄、互市的策问,字字珠玑,针砭时弊,所言皆为上上之策,实乃经天纬地之才!”

徐溥闻言神色诧异,他对汪谐颇为了解,也爱惜其才,正打算近日向圣上举荐汪谐升任礼部右侍郎,见他对这份答卷如此夸赞不由得好奇,到底这位考生的文章有何魅力,居然让这位士林宗师推崇至此。

徐溥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此次圣上让他任会试主考越发让他觉得精力不济,所以这次会试大部分的答卷都是交由汪谐评定,他只要决定前十名的答卷即可。

徐溥没有如同惯例先看首场七题,而是按照汪谐建议看向策问,历经四朝,为官接近四十载,见过了太多栋梁之才,然而在看了李杰的策问后,也不由得暗自喝彩。

其中盐政中关于如何提高产量的策问,不由让人拍案叫绝,只此一卷便价值千金。

何况后面关于治黄的言论更是让人恍然大悟,他的家乡也时常遇灾,天下苦于黄灾久矣,治黄是自北宋后,历朝历代都迈不过去的坎,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几年一过又要重来,之前孝宗委任部侍郎白昂前去治理水患时,他便上书建言治黄非一日之功,然漕运之危让孝宗以及满朝大臣对于他的建言视而不见。

待看到关于互市的策问时,徐溥再也按捺不住,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激动地说道:“真乃国士!

哪怕他经义题写的狗屁不通我也必取!”

汪谐微微一笑,说道:“徐阁老,你且稍看,这位考生的经义题,犹如韩昌黎复生,其文至大至博,吾自叹弗如!”

“哦?我倒要看看值不值得你如此夸赞!”

徐溥看完经义题七题,沉默半晌,说道:“真如伯谐你所说的犹如昌黎复生,此生真乃绝世奇才!”

本月排行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秦时之圣人在世

秦时之圣人在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人说,假大空。且看一个普通文科生在秦时世界,如何拨动时空的琴弦。地泽万物,神农不死。农家,还不去研究杂交水稻。大道阴阳无极太一。阴阳家,快去发现宇宙星空的奥秘。儒家道家,天人合一境界还有另一种诠释。名家墨家,世界的本质属性是物质性。先贤诸子,你们的学说泽披后世,却无法孕育自然科学的种子。陆言决定,他要改变这一点。江湖朝堂,波澜壮阔,蓦然回首,他已成为人间之圣。PS本书不是爽文,前期甚至有点小虐。也不算完全的系统流。欢迎开喷,前提是看完前六十章。书友交流企鹅701922453...

演武令

演武令

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广收门徒。杨林无拳无勇,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他只想,活下去...

我是星主

我是星主

秦正凡无意中救了一位老人,却没想到他是镇守他们星球的修灵者,是已经不过问天凤星世俗之事数百年之久的最高掌权者。只因天凤星灵气稀薄浑浊,传送门又毁坏,老人只能老死天凤星,无法返回宗门所在的遥远星球。秦正凡继承了老人的衣钵。就这样一个即将毕业,走上大学老师岗位的博士生,成了一名早已经被时代遗忘了五百年的星球最高长官,过起了低调的都市装逼生活。本书群号776809636...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朱武魂穿成崇祯皇帝,自带九阳神功。所谓九阳神功,内力自生速度奇快,似无穷尽普通拳脚也能使出绝大威力,防御反弹外力攻击,习者速度将受到极大加成,更是疗伤圣典,百病不生,诸毒不侵。然则此时的大明朝,人心尽散,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何尝补救?既然如此,朱武直接掀桌子,重新打天下便是!(非武侠向)...

心声暴露后,我把暴君急哭了

心声暴露后,我把暴君急哭了

任务接连失败,系统也罢工联系不上,勤勤恳恳的苏眷被迫躺平当咸鱼。无聊时,只能看看周围人的八卦大戏。苏眷快活啊。苏老爷纳了一房美妾,却被别人插了一脚!哟,屁股都打开花了。礼部侍郎都要七十的人了,还在外头养外室,啧啧啧。人到老年,晚节不保哟。户部尚书的几个儿子女儿竟然都不是自己亲生的欸,原来大家都知道了吗?谢小爷整日寻欢,其实是在努力用这些事遮掩自己有隐疾的事,可怜啊。谢小爷???就在苏眷觉得这种咸鱼的日子顺风顺水,还挺不错的时候,她惊恐的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好像都能听见她的心声苏眷靠,这局又废了!...

六十年代白富美

六十年代白富美

夏晓意外重生到六十年代,成为了生产队的一枚小知青。因缘得了个空间,灵泉玉水,养鸡种菜,却不敢用。现下人人面黄饥瘦,她若把自己养成白富美,不得作死。夏晓仰天长叹,这真是另人心酸的惊喜啊s已有完本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