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19章 真假盐引(第1页)

盐税自古便是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盐由国家专卖始推者为春秋管仲,但将盐变作朝廷垄断全国官卖始于汉武帝。

从汉武帝开始,盐彻底掌握在朝廷手中。

然盐为朝廷专售不假,历朝历代又略有不同。

比如唐肃宗时放开了盐的生产和零售,朝廷只负责统筹批发,收取盐税。

盐引制度始于唐后,所谓盐引即盐商向朝廷购买贩盐凭证。

先祖立国之初,为稳定边境,提出“开盐法”

,既商人将粮食运往边疆兑换盐引。

盐商为降低成本雇佣劳动力在边省就地垦荒种粮换取盐引。

开盐法促进了边地发展,但随着边地粮食逐渐自足,此法逐渐荒废,盐引逐渐成为朝廷敛财手段。

先帝晚年喜好奢靡,户部为补足国库空虚,大肆发放盐引,至盐引泛滥成灾。

盐引批缴手续严格,对于时间、销售地点、贩卖数量和价格都有规定。

但户部为平国库,超前发放盐引,以至于当今登基后,连续五年削减计划发放的盐引,才消耗掉售出的盐引。

丰年,盐税占据朝廷财税十之三四,灾荒之年,盐税比重甚至过半。

超前发放盐引等于预支了往后的盐税,当今登基之初,财政空虚,趁着清理先太子余党抄没了不少世家和勋贵。

皇帝吃过盐税疏漏的亏,对盐税素来重。

扬州不产盐,却背靠两淮盐场,依托大运河,南临长江,北接黄淮,水运纵横东西南北。

大运河,黄淮、长江大半流域食盐多是两淮盐场经由扬州运出,扬州因此成为盐政之要。

因盐盐发达,扬州在唐时便有富庶甲天下之名。

扬州城内盐商大户过百,巅峰时一年盐税高大千万,占据朝廷当年四分之一的收入,扬州巡盐御史历任皆为陛下钦点。

饶是如此,近年扬州盐税也是逐渐递减,年前竟只缴盐税四百万。

从盐税锐减之初,当今就领巡盐御史查察,皆是无疾而终。

林如海下扬州前,最后一任巡盐御史竟血洒扬州城。

皇帝以为这是有人在挑衅自己的权威,令林如海知扬州,兼巡盐御史,就是为了给他足够的权利调查扬州盐政。

出京前,皇帝曾在房私下召见林如海,而这是三品以上大员才有的待遇,可见当今对扬州盐政的重视。

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长引有效期一年,可以卖盐到外地,短引有效期一季,只在本地售卖。

林如海初下扬州,长盐引已发完,短引只是销往本地,数目不多也不奇怪。

然而到了年下,按例盐商们就会为来年的盐引到官府行走。

但林如海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城内小盐商甚是殷切,大盐商都没什么动静。

若说有几个如此,林如海会觉得这些人家大业大,自持底子厚,笃定了他不会扣发盐引。

可所有大盐商都这般镇定,却有些不寻常,总不至于扬州城的盐商都这般佛系吧扬州府有过百盐商,竞争甚是激烈,若真这般佛系,在扬州府早就混不下去了。

林如海不在意这些盐商会不会拍马屁,但皇帝对扬州盐政寄予厚望,若是他手上盐引不能出,扬州盐税一如既往,便是有负圣恩。

盐乃生活必须,按道理每年消耗皆有定数。

除非别的省开了新盐场,不再从两淮盐场购买,否则食言销售是不会锐减的。

林如海疑心这些盐商暗中勾结,想要以此要挟他。

可细细一想又觉得不大可能,凡有盐引便可为盐商。

林如海若是狠辣一些,釜底抽薪,大可扶持新的盐商。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尽头

诸天尽头

从平凡到传奇,从普通到不朽,从刹那到永恒这是一个行走在诸天世界的故事!故事的开头,从罗素调教完系统说起。...

官运红途

官运红途

吴一楠无意间看到老婆在自家楼下跟市委秘书激情拥吻,继而得知自己的副科长职位是市委秘书帮的忙,愤而跟老婆离婚,随之被撤职换岗,人生处于低谷之中。现场会上,吴一楠对刘依然产生好感,对她勇敢反抗和揭露领导...

农门悍妻:我娘子超凶

农门悍妻:我娘子超凶

末世来临,路人甲莫雪同志不幸炮灰成了一只低阶丧尸。变成丧尸莫雪也不气馁,打架,咬人,卖力的吞噬血肉堪堪升为丧尸小头目,谁知又天降巨炮将她轰成了渣。本以为这辈子是凉凉了,谁知她竟然穿越到大晋朝成了一...

武侠世界探花郎

武侠世界探花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就要分个一二三。头名状元,第二榜眼,老三探花。第一整天被人惦记,第二整天惦记第一,林轩表示,第三挺好的,不仅逍遥,没事还能探探花。...

电视剧世界的旅者

电视剧世界的旅者

一花一世界,一步一莲花,想做一个过客,却不知不觉中成了局中人。在新的世界中寻找感动和精彩。以电视剧为主雪山飞狐,乌龙闯情关,少年包青天,甘十九妹(暂定)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电视剧世界的旅者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