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 41 章改错字(第3页)

随后,他打开考箱的上一层,和笔墨砚台放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小小的铜炭盆。

那炭盆只有巴掌大,一旁的袋子里放着几块刚好可以放进去的木炭,但也在方才的搜身时被劈成了两半,徐韶华遂取了一块点燃。

这炭盆可不是来取暖的,徐韶华将炭盆点上,放在桌上,又取出砚台置于其上,将一旁考棚一角放着的有些结冰的冰渣取了一些,搁置在砚台之中。

随着炭盆的燃起,那冰渣渐渐融化成水,徐韶华这才捏着墨条,轻轻研磨。

只炭盆的火也是不能熄灭的,否则只怕又要凝墨成冰了。

徐韶华虽然来的最晚,可是他所为一直有条不紊,可却惹的对面的学子整个人都看傻,他下意识的张大了嘴巴,嘴里便掉出了一个冰疙瘩。

他是不敢用体温去暖的,否则若是得了风寒送了命,那才是得不偿失!

徐韶华只是冲其点了点头,等忙完一切,他暗中运转了九霄心法,坐在原地也不觉得寒冷。

半个时辰后,便有衙役举着本次县试考题的牌子缓缓走了过来,他们只停留一刻钟,若是有学子未曾将考题全部记下,那便只能是其时运不济了。

徐韶华并未动笔,只是定定的看了一炷香,这才慢悠悠的提起笔,可他一提笔,便是笔走龙蛇,一刻也不停下来。

他仿佛不需要思考一般,落笔即是答案,手中的笔杆轻轻摇晃,与少年额头上那缕那在晨风中轻颤的额发相和,仿佛是在奏一曲令人惊绝的华章。

最起码,徐韶华对面考棚的学子整个人都木了。

那学子并不是初次下场,可是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再短短半个时辰内被一个震惊两次。

那个他都没有想到的小炭盆就不提了,他下场这么多次,还是头一次看到有人只看一会儿题目就能这般下笔如有神的!

这莫不是考神附体吧!

徐韶华并不知道对面学子的暗中揣测,此番正场考题,他倒是答的酣畅漓淋。

考题相较于晏南省的那本科举纪要来说,难度中上,想来也是县令大人怜惜瑞阳县学子书籍匮乏的原因。

其中有默经十条,俱取自较为熟识的诗经、论语、礼记等,也是和教瑜大人在特一号学舍考校那般,取中为题,要求学子补上前后句。

这些默经的难点便在于前句,后句者,若能通背,便可以很轻易就顺下来了。

至于前句,那便要求学子对于经书不说倒背如流,却也能迅速定位该句出处,否则在默经之下,可还有经论一篇!

经论之题目,大多出自经书断句之中,若是连前面的默经都做不到,这经论自然也就更难了。

本次正场的经论题目为: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徐韶华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便不由得扬了扬眉。

此句,出自诗经·小雅·正月末句,大意为富人之家多欢乐,穷人之家多孤苦。

但徐韶华虽然与县令大人满打满算只见过两面,他并不是这样自怨自艾之人。

而考题的范围只在四书五经之中,是以此句若是并不指诗经原义,那么其即使自有出处。

如若考生能分析到这一层,那么就要重新开始审视此句的出处了。

比如,孟子之书中那句孟子劝齐宣王施行仁政之时的劝诫之言: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是以,此题考的不是表面上的富人与穷人的对立之言,反而是一腔怜民爱民之心。

不过,县令大人一腔怜民爱民之心,考生们却不能这般作答。

县令大人为一地父母官,自有怜民爱民的本事,可作为考生呢?

徐韶华定了定神,随后开始提笔:

“学生谨答,夫富人之哿,莫若天恩之赐,茕独之哀,莫若天恩不至。

斯民之贫富哀乐,在乎安民之政。

民之本,为田……”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全民领主:我能无限强化

全民领主:我能无限强化

全民领主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一座独立的领主世界。招募兵种,掠夺资源。当条件达成,即可将领地铸于无尽虚空,成就位面领主,那便会迎来数不尽的危险与机缘。文易穿越而来,只想本本分分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位面领主,谁想到因为穿越他似乎得到了某种不得了的东西。之后他就可以无限强化了。。。初始是垃圾特性丰收和兵魂?没事!强化开启!丰收→天气之子→。。。→?????兵魂→百战兵王→。。。→?????开局鱼人部落?也没事!强化开启!鱼人部落→鱼人殿堂→。。。→?????而在文易因缘巧合之下成为强大而又稀少的的东方系职业练气士之后,他的崛起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自此无尽虚空中多了一座不朽的领地,也多了一位不朽的领主!...

男神攻略:快穿女配不炮灰

男神攻略:快穿女配不炮灰

总有刁民想害朕,总有女配被炮灰戚尺素,灵魂摆渡人四十九任,她的目的就是让女配不炮灰只是,为什么每个任务总有那么一个人,如影随形本来是个傲娇的老太君,在不断穿越各个世界的过程中,在暴力和节操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