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浅聊一下这本书的主角(第1页)

写到最新的一章,内容有些阴暗,因此作者君也认真翻看了每一条评论,果然,批评的声音有很多。

实话实说,作者君很高兴。

批评的声音越多,越说明现在的读者群体三观还是很正的。

尤其是以黄赌两种方式来聚敛钱财的行为,确实是低级甚至是下流。

再回应这些评论之前,作者君先阐述一下动笔写这本书之前的准备和考虑吧。

怎么塑造本书的主角或者说作者想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主角。

一开始确定这本书名叫做首辅的时候,作者君当然是想塑造一个三观很正的主角,可是转念一想,这和《大明太师》起了冲突。

同质化就没劲了。

这一犯难就足足半个多月。

想不明白就去看电视剧找灵感。

当然是《大明王朝1566》这部作者君心中的神剧。

四刷还是五刷记不清了。

看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作者也会去去看《明世宗实录》来进行史献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对比印证,电视剧对嘉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但也更立体的塑造了严嵩、徐阶、高拱和张居正等人的人物形象。

当然,严嵩成了绝对反派,徐高张成了正派。

这种就是文学作品必须要存在的塑造性,不然照搬史献复制粘贴,就没人看了。

和电视剧对比,《明世宗实录》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一大段一大段的文言文,只有分段还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又累又折磨人。

但也是通过看这种最原始史献,作者君发现了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在史献的绝大部分篇幅中,是只记载能和嘉靖皇帝答上话的内容。

从杨廷和一直到最后的徐阶,前后历任十几名辅臣,只有这些辅臣在史书中存在感比较强。

哪怕是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在《明世宗实录》的记载中,也是一丁点出场记录都没有,最多就是吏部的任命公文中会例行公事的提起这个名字,某年某年某日,张居正任某职,没了。

连個标点符号都不给。

没有任何关于张居正的御前奏对、进言上疏。

为什么,因为张居正的身份资格不够。

他在嘉靖朝这一段历史中没有任何存在感。

难道这几十年,张居正什么事都没做吗?

张居正一道奏疏都没有给嘉靖皇帝写过吗?

他想要改革救国的心,是到了万历时期做了首辅才有的吗?

显然不可能,只是因为他的身份、资格太低,所以从内阁到司礼监没人搭理他,史献也懒得记载。

而到了隆庆、万历朝,张居正的出场纪录瞬间就多了,史献中开始记载他说过哪些话、做过哪些事、制定过哪些政策。

因为张居正入阁了,他的身份够了,有资格对这个国家指手画脚了。

张居正在嘉靖朝时期最大的官只当到了右春坊右德谕,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正四品还是正五品来着,离着电视剧中的兵部尚书差出十万八千里。

即使存在如此巨大的史献偏差,我们也不能否认《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极好极好的历史权谋剧,因为我们喜欢这部剧,看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从嘉靖到一众官员之间的斗争。

在合作中保留斗争、在斗争中求取合作。

();()  如此一来,作者君就有了塑造主角的灵感。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卜筑

卜筑

人到中年万事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相寻死路。...

冬天里的萤火虫

冬天里的萤火虫

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却在生日当天撞见父母双双外遇。前后几人死于非命,警方追踪多日却一无所获。到底谁才是隐藏在暗中操控一切的神秘人?当真相揭开后,一切让人毛骨悚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冬天里的萤火虫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重回十五年前,林毅站在十字路口重新拥抱未来。既然都重生了,被倒追也很正常吧?群482915961(感兴趣的可以申请一下)...

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

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

不要叫我大佬。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当张国宾讲出这句话,江湖红棍成为过往云烟,香江才子只是小小点缀,商业巨子金融巨鳄亚洲教父一个个光环围绕在他头顶。红棍坐馆话事人一个江湖已远,却又有无数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我的名,张国宾!...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