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96章 第 96 章(第1页)

自李却推行新策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短短几年间,百姓们便过上了兜有余钱,缸有余粮的富足生活。

百姓有今日之富足,与朝廷施行的“薄赋减税”

政策分不开。

赋税是压在百姓身上的一块大石,一旦大石移开,百姓身心俱轻,便是守着跟前的一方田舍,打了粮食换卖作钱,也可够一家人温饱。

况朝廷在减税轻徭的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诸如纺织、陶瓷、印染等以手工为主的商业。

北地冬天地里闲,一些村里的小年轻将孩子交给老人顾,自己则进城做工,挣的钱虽不能大富大贵,补贴家用提高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却绰绰有余。

北地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尚能富足,土地肥沃、工商业发达的南方地区自不必说了,民众生活必然是富里着油。

先帝在位之时,南方地区苛捐杂税严重,滋生了不少流匪。

李却登基后,对这些山匪进行招安,只要他们缴械从善,朝廷不仅恢复其民籍,还分发土地房屋给他们,对其过错既往不咎。

如若不从,官府必出兵剿杀。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顺昌逆亡,这些山匪又不傻,当初之所以落草为寇,全然是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边境安定,百姓生活富足,他们断没有与朝廷为敌的道理。

是以招安政策一出,他们纷纷弃械投降,到当地官府录名入户,落户为安。

先帝时候的“内忧外患”

,至此告一段落。

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李却崇尚的“以文治国,礼孝天下”

的理念正好得以推崇,一时间各大院、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文人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

与文人相对应的商人,在历朝代中地位低下,为推进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李却一改往朝固有观念,将商人地位也做了提高。

对于从商之人,各地官府应施策鼓励,不得打压。

但也并非盲目支持,商人重利轻义,无利而不往,朝廷在对他们鼓励的同时也有所约束,凡失信于民、恶性竞争、破坏市场经济者,朝廷一律没收其财产,有生之年不得再从业经商。

正是有了其约束,商人重利轻义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慢慢有所改观,诚信者也必将为人所尊重接纳。

商人走南闯北,携物而来携物而去,他们与文人一样,争先恐后涌进繁华无比的帝王之城,获取丰厚利益的同时带动了经济发展,南北方文化差异进一步缩小,前所未有的交洽融和。

卞京城也因为他们的涌入而变得更加生气勃勃,繁华昌盛。

靖安七年,春。

清早的第一缕晨光降至人间,昨晚下了场雨,空气有些湿凉,街上行人裹了裹衣衫,熙熙攘攘,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皇城西面的一僻静巷子里,一青年与一老者一前一后行来,到了一处宅子跟前停下。

宅门上方写有“宋宅”

二字,青年仰头着,确认再三后,上前叩响了门。

过了不大会儿,阿诚打着哈欠开了门,眼睛都懒怠睁一下,扯着嗓子就问“大清早的谁人敲门啊”

青年礼貌道“在下岑轲,请问这是宋修濂宋太保家吗”

阿诚依旧一副不耐的样子“是,公子是何人找我们家大人何事”

岑轲见人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只得又介绍一遍自己“在下岑轲,湖州人氏,特地来拜访我舅舅宋修濂。”

阿诚没听说过岑轲这个名字,但听人说是宋修濂的外甥,立时瞌睡消失殆尽,紧慌着将人请让进了门。

将人一路请至宴客厅,阿诚又道了句“稍等”

,而后跑了出去。

不多大会儿,宋修濂着一身官服走了进来,旁边跟着李。

岑轲见着人,立马一跪“甥儿岑轲拜见舅舅。”

宋修濂赶紧将人扶住“好孩子,快起来。”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基建在原始

基建在原始

发现自己穿越到史前,祁苏是很无奈的煮肉连盐都不放的原始社会,简直贫瘠得让人迎风流泪。算了,哭没用,得肝有植物系异能,就算在原始,他也能过得风生水起终于,荒凉原始被建设成了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田园,祁...

华娱从北电96开始

华娱从北电96开始

重生至96年,成为了北电96班的一名学生,开始不一样的绚丽人生...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凶猛败家子:开局捡个便宜美娇妻

穿越成败光家产的败家子,一穷二白连饭都吃不上。眼看老婆小姨子就要抵给他人,云泽只得是斗狗友,战狐朋。可好不容易刚将小日子过好,乱世又来临。为在乱世生存,他只好开始积蓄力量。战蛮夷,驱外族,打碎腐朽王朝,创建一个新的盛世。...

四合院:坏好的许大茂

四合院:坏好的许大茂

地球上的许大茂生活压力很大,除了上班以外,其他时间就喜欢反复看,当然作为和其中反派许大茂同名同姓的人,每一次都忍不住要骂骂许大茂,太特么可惜了,一手好牌打了稀烂。这一天,许大茂在电脑上看剧的时候,又看到剧中的许大茂连连吃亏,忍不住把手里的茶杯甩向了电脑,于是乎,上天给了他一个机会,省的他一天到晚碎嘴子,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到四合院,看看他自己的故事会怎么变化。ltpgt...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