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四章 天下缟素(第1页)

逆袭从上元开始正文卷第四章天下缟素长安,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也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

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自周文王时,周朝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

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啊,这片土地上,见证了太多的兴衰更替。

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但那个时候,天下才经战乱,长安就算是都城,估计也已经残破不堪。

而唐太宗李世民,就在这里开创了贞观盛世,把长安从“边境危城”

,变成了“天可汗之都”

至于到了李治这里,长安更是变成了真正万国来朝的“上国都城”

看似李治只是在李世民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下,但是李贤很清楚,先人打拼是一回事,后人发展是一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实话说,李治如果没有一个毁誉参半、充满了话题的老爹,没有一个历史上第一的正统女皇帝老婆,也能在史书上大放光彩。

内圣外王,高宗时期的大唐,对外宣示着自己强大的武力,对内,则和风细雨,却也不缺雷霆手段。

即位之初,李治便打击关陇集团,废王立武,逼死长孙无忌等外戚权臣,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外甥,能够咬着牙干掉自己的亲舅舅,在无数朝臣的牵绊中孤注一掷,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决定。

至于功劳归属于武则天的论调,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在政治方面,由于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所以李治登基之初,在江浙一带甚至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此环境下,他正式登基时便下诏罢去辽东的徭役,暂停全国的土木工程,而且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第三代皇帝能做到他这个程度的,几乎不可闻。

况且,李治还很有知人之明,他身边的诸多贤臣如杜正伦、韦思谦、薛元超、魏元忠等人,皆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名将刘仁轨、苏定方、高侃、裴行俭等人也是在李治在位的年间才颇受重用。

至于托孤大臣之一的武将司空李勣,更是放开了拳脚。

();()  这些武将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李治在位年间,军事方面,平定漠北、破百济、灭亡高句丽、用兵西域、灭亡西突厥。

唐朝版图达到整个大唐时期的巅峰,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

而西突厥,若不是武则天即位以后执政失误,恐怕也不可能死灰复燃,甚至一度跟周边国家联合,打下李治统治疆域的三分之一。

在经济方面,李治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李治统治后期,农业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持续多年的欠收,由于洪水、干旱、虫灾和饥馑接踵而来,一直达到危机的程度,谷物严重短缺。

虽存在这一系列问题,但李治仍提出了控制物价的措施,并取得部分成功,它们后来继续使用于整个唐朝。

除此之外,李治在各地大修常平仓,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价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度内。

如此一来,哪怕是灾年,粮食的价格也不会上涨得太过于离谱。

在文化方面,李治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寒门士子部分能够进入朝堂,事实上是在李治在位时期才开始的。

在科举的发展上,李治的贡献不低于唐太宗。

回顾着自己记忆中的李治,站在长安城门前,李贤都忍不住替他叹息。

热门小说推荐
斗罗之魔君

斗罗之魔君

没有对错。正义,胜者才有资格书写不会写大纲,想到啥写啥。就这样,憋出20个字简介我也不容易,就这样吧。...

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

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

摔倒前,林冬雪觉得婆婆是老不死,大姑子是扫把星,外甥女是拖油瓶还有那个男人,一定是上辈子倒了大霉,她才会遇见的。摔倒后,林冬雪认为婆婆赛过亲妈,大姑子恩人再世,外甥女是小天使至于那个男人,唔...

白月光男神对我心动了

白月光男神对我心动了

第一个世界,谢仪说我今天喝了脉动,吃了果冻,对你有些心动。温圻一脸严肃不能早恋。第二个世界,谢仪说这是我的手背,这是我的脚背,你是我的宝贝。温圻一本正经你现在不能有绯闻。每一次交手都...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袁隆平团队的农业专科女博士,一朝穿越,成了软弱可欺的小村姑,还有个小包子瞪着水汪汪的眼睛喊娘亲,没粮没钱,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说,前有极品亲戚欺压,后有伪善闺蜜陷害,温婉表示不怕不怕,撸起袖管儿,赚钱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